许鸿飞:用好艺术这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来源: 《南方》杂志   时间:2022-03-04 16:05:45






    2月22日,当《南方》杂志记者走进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石磨坊工作室,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正创作一座巨幅浮雕。墙面的泥稿在许鸿飞的刮拭下,人物轮廓清晰起来。火热的创作热情和室外的寒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广东艺术家,许鸿飞因其“肥女”主题的系列雕塑被公众熟知。2018年以来,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许鸿飞共提出个人提案6件、集体提案16件。履职期间,他有怎样的感受?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他将带着什么样的提案赴京?许鸿飞擦去手上的红泥,在工作室接受了《南方》杂志专访。
 

 图为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哥伦比亚站
 
    艺术和幽默是世界语言

    赴京参加全国两会,许鸿飞的提案是《讲好中国故事 助力文明交流》。

    “艺术家要通过作品讲好中国故事、贡献文化力量。”多年来,许鸿飞积极参与社会考察和调研,持续关注践行送艺下乡,呼吁贡献文化力量、产艺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以及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多元化、全面增强国际影响力。

    2013年起,许鸿飞完成了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等地共43场“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抗疫”、乡村振兴、体育等系列作品以独特的雕塑语言,传播着中国正能量,形成了一个独具符号性的艺术IP,深厚的中国文化元素在海外大获好评。随着全球巡展,许鸿飞不断积累沉淀,有了中国文化从“走出去”“走进去”到“请出去”“请回去”的见解。
 

 图为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哥澳大利亚站
 
    “中国文化不仅要能‘走出去’,还要‘走进去’,争取‘请出去’‘请回去’。‘走出去’不难,但是我们还需要走进主流,要得到从民众到媒体、政府等全方位接受才是真正地‘走进去’了。作品得到了认可,我们作为艺术家还会被邀请出去。这些年很多国家都在邀请我们,这就是‘请出去'。因为作品内容好,还会再次被当地政府邀请,这就是‘请回去'。”许鸿飞说。

    虎年春节,名为“你好虎年”的展览同步在广州和西班牙萨拉曼卡举行,引起围观。其中,体态丰腴、憨态可掬的“肥女”和老虎互动——这座名为《虎虎生风》的雕塑前欢笑声不断。西班牙萨拉曼卡的市民对于这批来自中国的“肥女”并不陌生,对于来自中国的雕塑家许鸿飞也并不陌生,因为这已是许鸿飞第四年应邀在萨拉曼卡参展了。
 
 
图为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土耳其站
 
    造型就是雕塑的语言,简洁有力,空间感强,不需要翻译,这是雕塑的共通性。从猪年的作品《肥年肥舞》、牛年的“你好!中国牛”系列作品到今年的“2022•虎虎生风”系列作品,中国传统生肖和“肥女”的快乐风格,作品受到当地市民的喜爱,每一次展览都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在雕塑前合影留念。不少人对许鸿飞点赞,认为这些雕塑给城市带来了欢乐。今年春节的这组雕塑更是被萨拉曼卡市民们称之为“用这份幽默为城市冲淡了疫情的压抑”。

    “无论在伦敦市政厅广场,在萨拉曼卡的街头,还是悉尼歌剧院广场……每一个地方的展览都能够在城市的重要场地直接跟民众互动,让他们发现原来中国人也这么幽默。幽默和艺术一样,是‘世界语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许鸿飞深信“肥女”等一批雕塑作品作为文化使者,让世界更加看到中国的富足和自信,这是对外交流的好方式。

    采访中,他多次表达希望创作具有独特性、创造性和共通性的作品让外国人感受到中国的变化,通过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健康、快乐、幸福、自信的形象。
 

 图为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西班牙站
 
    幸福山乡就是绝佳的中国故事

    许鸿飞的世界巡展中,动物成为“肥女”系列不可缺少的元素。而许鸿飞告诉《南方》杂志记者,这些雕塑的灵感都无一例外地来自中国乡村。

    “乡村是我艺术生涯的出发点,我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基层,来源于这片土地,和可爱的人民。”在这份初心下,许鸿飞已经走过“艺术助推乡村振兴许鸿飞雕塑艺术百村展”第17站。

    2021年11月,许鸿飞带着自己的雕塑作品《肥年肥舞》走进了连南的瑶寨。80多岁的老奶奶也跟着大伙一起研究起雕塑。她先是摸了一下雕塑说“感觉很滑”。紧接着她又说:“你这个猪不能马上杀。”两句朴实的话让许鸿飞不禁开怀大笑起来。在老人家眼中,一般家里的猪至少要喂到150斤以上,所以眼前这个雕塑就远“不达标”的。这种纯粹质朴的视角令许鸿飞惊喜感慨不已。
 
 
图为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秘鲁站
 
    “肥女”和猪的互动,这份快乐的作品感染了外国观众,而走入乡村,又有了别样的共鸣。艺术品从展览馆里的“高高在上”,如今走入乡村田间,让许多可能一辈子没有接触到雕塑展览的村民触摸到了艺术。

    “在高高低低的山寨里,在绿油油的稻田里,在乡间小路,艺术的加入让乡村更显诗意和浪漫。整个环境的变化,让村民们对艺术有了亲近感。孩子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艺术的启蒙。”许鸿飞说。

    这些感性认识,经过许鸿飞的系统调研和思考,变成了他“送艺下乡贡献文化力量,产艺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建议。
 
 
图为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德国站
 
  “提案在调研和艺术实践中产生,这是我履职的方式。”许鸿飞告诉记者这几年共调研了近50个广东乡村,一边调研一边将雕塑艺术带进乡村。以连南千年瑶寨为例,2009年许鸿飞的肥女系列展览就曾来过这里。艺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当十二年后再次来到瑶寨,许鸿飞发现越来越多的游客被吸引来到这里。

    这份经历也反哺许鸿飞的艺术创作,他将这种来自广东山乡巨变的幸福感融入雕塑中。在他的眼中,因为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因此无论雕塑带到其他哪里,都会自然而然地引发共鸣。

    “当这些作品一站站地在国外巡展时,它展示的是乡村的,而这份情感也是世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幸福山乡就是绝佳的中国故事。”许鸿飞说。
 

 图为“少年归来”许鸿飞雕塑艺术百村展·连南站
 
    用作品记录时代

    位于石磨坊地下一层的工作台上,一个待完工的红泥造型吸引了《南方》杂志记者的注意。用钢丝扎成的人形结构状似腾空,旁边的墙壁上贴着运动健儿滑下U型场地的瞬间照片。

    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许鸿飞不断用雕塑作品记录着时代。2020年,许鸿飞以足球为主题的《突破》被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收藏。雕塑中,两个“肥女”正在奋力争抢一个足球。力与美,崭露其间。
 

 图:许鸿飞雕塑在黄埔长岭开展以艺术助推乡村振兴
 
    “时代滚滚向前,艺术家也要不断有作品,新时代要有新作品,用作品记录时代。”许鸿飞告诉记者,目前继续在全国调研,以调研促创作,以原创作品带动国际交流。接下来他将在新疆、西藏、贵州等村落开展雕塑的下一站。

    许鸿飞正用行动让艺术创作成为传递中国新形象的有力载体,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同时坚持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让中国故事更加精彩。
 

 图:英伦邂逅——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英国伦敦站
 
    来源:《南方》杂志

    记者:影子、卢志科、李冉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今日要闻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中美两国各界人士要多来往 多交流 不断积累共识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中美两国各界人士要多来往 多交流 不断积累共识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