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鱼“出圈”,观众疑问:这么大为什么没把人带飘走?


来源: 欧洲侨报   时间:2025-11-12 19:51:18





11月9日晚,十五运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璀璨缤纷的岭南文化符号齐聚一堂,用“水”的灵动、“海”的磅礴讲述了一场跨越时空、扬帆起航的“圆梦”故事。其中,一尾金色“鳌鱼”游遍全场,引来观众阵阵惊呼。

当场馆内灯光渐熄,巨大的金色“鳌鱼”在表演者的牵引下灵动遨游于场馆半空,金色亮光洒在它身上,如梦似幻,一时全网刷屏。

点亮后的“鳌鱼”绕场飞行,呈现出轻盈梦幻的视觉奇观,引起观众阵阵惊呼:“大鱼海棠”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十五运会开幕式总制作人王锐祥揭秘,“‘鳌鱼’是用氦气加空气科学混合,既不会让巨大的‘鳌鱼’把人带飘走,又能够让它在空中悬浮”,实现了在空中自由游弋、翻转的梦幻效果。

鳌鱼是传说中“鲤跃龙门”化龙前的过渡形态,作为瑞兽,它的形象被广泛装饰于岭南传统建筑。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副部长阮成玉介绍,在岭南地区,尤其是广府风格的祠堂、庙宇和传统民居的屋脊上,常见一对龙头鱼尾、造型生动的鳌鱼装饰,通常位于屋脊两端,称为“鳌鱼吻”。

比如陈家祠的屋顶脊饰上就有一对鳌鱼,“这是希望子孙在科举考试中能够荣登榜首,独占鳌头的寓意。”

广府祠堂屋脊两端的鳌鱼装饰(资料图)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鳌鱼主要是以“鳌鱼舞”的形式传承,是一种流行于广州市番禺区一带的古老的民间舞蹈,距今已有600年历史。阮成玉说,“一般只在春节、关帝诞这类重大传统节庆时,沙涌村、沙湾镇等地才会舞鳌鱼,相对来说是比较小众的非遗项目。但是此次开幕式上鳌鱼彩灯的惊艳亮相,让鳌鱼真正‘出圈’了!”阮成玉感叹,“它也颠覆了我过去对鳌鱼的认知。我印象中的鳌鱼形象一直比较传统,没想到它能如此灵动飘逸,具有现代美感。”

“与传统屋脊上相对静态、敦实的造型和鳌鱼舞中传统的道具相比,这只‘鳌鱼’更灵动、飘逸,线条流畅,更接近龙的神韵,体现了从‘鱼’到‘龙’的蜕变感。”节目主创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出现在开幕式上的鳌鱼,其身体由128块可独立控制的鳞片组成,每块鳞片都装有LED灯珠和传感器,能根据音乐节奏和现场氛围变换颜色与角度。这些材料采用可回收的环保材料,体现了“绿色办赛”的理念。

“以为它是全息投影,没想到是真实的!”“好飘逸、好灵动,建议拉去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永久保存!”观众们对这一非遗“新秀”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传统中式美学再次引发群众的共鸣与认同。

谢苗随芭蕉叶装置“起武”

 

 

汪明荃、曾小敏、麦晓柔联袂演绎粤剧

 

 

在十五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粤港澳三地一脉相承的岭南千年非遗精髓被生动激活。除了长达近30米的“鳌鱼”巡游全场外,咏春、南拳刚柔并济,粤剧名家联袂登台,醒狮、英歌、龙舟等岭南非遗“顶流”与AIGC、VR、AR等技术相互交融。此外,广绣、广珐琅、嵌瓷等经典岭南工艺,经过创新设计后也转换为巨型灯笼戏台装置上的花卉纹样,别致新潮。

 

 

当古老非遗融入现代科技展现,中式美学在开幕式上成为瞩目焦点。你觉得最惊艳最震撼的是哪一幕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今日要闻

浪漫IP赋能发展 康定解锁文旅融合新路径 浪漫IP赋能发展 康定解锁文旅融合新路径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