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造”摩托车加速驰骋全球


来源: 欧洲侨报   时间:2025-08-28 23:28:04





打造自主品牌 出海动力强劲
“江门造”摩托车加速驰骋全球
 

广交会期间,大冶摩托展位展示了多款精美车型。

       今年以来,国产摩托车在全球市场的表现依旧火热。根据海关数据统计,前6个月我国摩托车整车出口量为879.88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32.71%。这些驰骋全球的国产摩托车,有不少来自江门。

       江门是全国重要的摩托车生产基地,年产销量超400万辆。2024年中国燃油摩托车销量前10名企业中,有3家来自江门,其中大长江更是位居榜首。江门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江门出口商品中,摩托车出口88.1亿元,增长53.7%,出海动力强劲。

       近年来,江门摩托车企业抢抓拉美、非洲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需求增长的机遇,紧跟市场对高品质、智能化和个性化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的步伐,打造自主品牌,积极开拓市场,“江门造”摩托车正加速驰骋全球。

       江门摩托勇闯国际舞台

       这几年,频繁穿梭于东南亚、非洲、欧美等地,正成为江门摩托车企业高管的工作常态。与之对应的,是企业车间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发动机、车架、轴承等关键零部件经过组装变成一辆辆整车,从江门运往世界各地。

​​​​​​​       “江门造”摩托车在国际市场有多抢手?根据海关数据,2024年,我国摩托车整车出口量为1449.89万辆,江门摩托车出口量为358.88万辆。这也意味着,中国每5辆出口摩托车中,就有一辆是“江门造”。

​​​​​​​       在江门珠峰摩托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峰摩托”)生产车间,4条生产线高速运转。珠峰摩托年产能达80万辆摩托车、100万台发动机。作为2024年中国摩托车出口企业第七名,珠峰摩托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愈发赢得国际市场青睐。

​​​​​​​       例如,面对非洲市场高油价痛点,珠峰摩托研发出油耗降低三分之一的车型,凭借极致性价比迅速打开市场;针对南美消费者对动力与耐久性的严苛要求,该企业量身定制的系列摩托车成为当地爆款。

​​​​​​​       今年,珠峰摩托获颁海关AEO高级认证,成为蓬江区首家获此殊荣的摩托车企业,也是全国为数不多获此认证的摩托车企业之一。这一认证标志着该企业正式迈入国际贸易“VIP”体系。

​​​​​​​       在江海区,本地培育成长起来的摩托车行业龙头企业——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冶摩托”),自2020年以来产值累计增长120%,在全国销售量排名第四,出口排名第三。如此迅猛的增速背后,是大冶摩托国际竞争力的持续攀升。

​​​​​​​       在欧洲成熟市场,大冶摩托703三缸系列产品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实现月销5000辆,当地消费者将其与本田、雅马哈等一线品牌对标;在东南亚及拉美市场,大冶摩托则以实用型产品夯实基本盘,针对当地民众通勤需求推出的150CC车型,在越南、巴西等地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目前,大冶摩托的产品销售覆盖欧洲、中东、非洲、南美洲、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如今,“江门造”摩托车不仅是江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亮眼名片,更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摩托车产业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逆势而上、勇闯国际舞台的鲜活注脚。

​​​​​​​       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       “江门造”摩托车为何能加速“走俏”全球?这与背后的企业转型升级不无关系。如今,迈向智能化、高端化已成为江门摩托车企业的共识。

​​​​​​​       近年来,珠峰摩托投入超1000万元对生产车间、生产工序等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技术改造,生产效率提升了30%。企业建成现代化整车及发动机车间,配备发动机耐久实验室、摩托车底盘测功室、整车检测线等设施,形成从研发到生产的智能化闭环。同时,每年投入超5%的产值用于研发,近百人的技术团队覆盖发动机设计、电子控制、工业设计等关键领域,实现研发周期缩短、生产效率提升。

​​​​​​​       从设计、专项模具开发到关键零部件生产等,大冶摩托均全部实现自主完成。而在大冶摩托的生产制造区域,还有着超过100台自动化焊接线车间机器人,自动化率高达90%。掌握生产核心技术的大冶摩托,是中国摩托车业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采用铝合金高真空一体压铸成型车架的企业。去年11月,投资高达50亿元的大冶摩托二期工业园在江海区正式动工,将运用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结合视觉AI搭建智能生产线。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新增摩托车产能100万辆,产值超100亿元。

​​​​​​​       加速转型升级,不仅体现在生产工艺和创新研发上,也体现在品牌出海的变化中。

​​​​​​​       从全球范围来看,摩托车产业正向中大排量、电动化方向发展,逐步从代步工具转型为消费娱乐产品,国内中大排量摩托车也进入品牌化、差异化竞争阶段。现如今,大冶摩托旗下的“升仕”“豪江”等多个品牌在海外市场闯出了名堂,广东建雅摩托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香帅重机”越来越被人所熟知,鹤山国机南联摩托车工业有限公司的“金刚豹”“猛龙”“森科鲨”等多款自主车型畅销欧洲……

​​​​​​​       从生产工艺智能化升级、创新研发持续加码,到品牌出海深耕全球市场,江门摩托车企业以转型升级为核心驱动力,不仅打破传统产业增长瓶颈,更在全球市场中加速扩大出海竞争优势,彰显出强劲韧性与发展势能。

​​​​​​​       产业生态持续完善

​​​​​​​       “江门造”摩托车在国际市场的热度,愈加凸显了江门摩托车产业向上的发展态势。2024年,江门摩托车产业链实现工业产值335.2亿元,增长16.8%。

​​​​​​​       在江门深入实施“工业振兴”工程的背景下,摩托车产业被列为重点培育的15条产业链之一,同时还被纳入江门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五大细分行业之一,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       数据显示,江门摩托车产业共有规上企业近100家,整车生产企业22家,已形成从上游关键核心部件到中游燃油摩托车整车制造,以及下游销售配修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条,拥有“豪爵”“铃木”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摩托车,在发动机、气缸体、离合器、制动器、车架、轮毂、减震器、把手等配件产品领域均有布局。

​​​​​​​       江门还拥有国家摩托车及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广天机电工业研究院、五邑大学摩托车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江门分中心等第三方公共科研服务平台,可以为摩托车企业提供摩托车及零配件研发设计、仿真分析、算力资源、算法支撑、数据分析等技术创新服务。

​​​​​​​       今年,江门在蓬江区杜阮镇建成全省首个公共型摩托车试车场,该试车场由珠峰摩托与蓬江区国资局联合打造,占地面积超过13公顷,拥有10条不同场景的试车道,包括环形主试车道、颠簸路段、比利时路段等,填补了当地无专业试车场的行业空白。第137届广交会期间,众多海外采购商来到江门试乘试驾、体验摩托车产品。

​​​​​​​       在不断完善的产业生态土壤中,“江门造”摩托车加速驰骋全球的动力将会更足。(文/图 皇智尧)
 
南海开渔,江门市1762艘休渔渔船开始新一轮捕捞作业
“第一网”海鲜抢“鲜”上岸
 

在台山市汶村镇横山渔港,数以百计的渔船浩浩荡荡,奔赴南海进行捕捞作业。 郭永乐 摄

​​​​​​​       8月16日12时,2025年南海伏季休渔正式结束,南海海域迎来开渔季。据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介绍,全市总计1762艘休渔渔船结束休渔,开始新一轮捕捞作业。

​​​​​​​       据了解,由于“第一网”海鲜供不应求,许多海鲜还未靠岸就被预订一空,直接运往加工厂、市场和餐厅。(文/毕松杰 黄颖欣)
 
16家江企参展跨交会
恩平电声器材头部企业抱团参展收获颇丰

​​​​​​​       8月15—17日,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以下简称“跨交会”)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成功举办,我市共有16家企业参展。其中,恩平电声器材产业带以产业联盟形式参展,7家本土电声器材头部企业抱团参展,展出麦克风、调音台、功放机等新型产品,全方位展现恩平电声器材产业带产品的创新成果,展会期间累计接待国内外采购商超3000人次。

​​​​​​​       展会期间,江门市商务局组织70余家本地制造及贸易企业超170名企业代表组成“江门观展团”,到跨交会现场对接交流,推动企业精准把握全球跨境电商前沿动态与趋势,深入了解各电商平台入驻、差异化产品定位、AI技术运营、高效物流链路等创新“出海”策略,为企业洞察跨境电商市场发展潜力与商机、构建品牌“出海”战略赋能增效。(文/凌雪敏 卢家丽)
 
2025南国书香节江门分会场暨第六届任溶溶童书嘉年华开幕
侨都书香沁人心 新文艺赋能阅未来
 

家长带着孩子来阅读,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郭永乐 摄


江门购书中心洋溢着浓郁的书香节氛围。 郭永乐 摄

​​​​​​​       书香飘南粤,阅读遍侨乡。8月15-19日,这场为期5天的文化盛会,好书琳琅满目,名家讲座精彩纷呈,书山与人海热情相拥。这是侨乡20余年不变的文化坚守。自2003年创办以来,江门书香节已成为城市文化品牌。近年来,活动深度融入梁启超、任溶溶、陈垣等侨乡文化名家元素,不断创新形式,深化全民阅读。其中,以江门籍儿童文学泰斗任溶溶命名的“任溶溶童书嘉年华”已举办至第六届,成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专业童书展会,其盛况曾获任溶溶由衷称赞:“童书节办得精彩。”(文/黎禹君)
 
江门热心市民六次捐赠抗战史料
泛黄物件见证侨胞爱国情
 

李春荣捐赠的部分史料。

​​​​​​​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市档案馆接连收到珍贵捐赠史料。8月14日,热心市民李春荣再次向市档案馆捐献日军军用地图、《中国时事照片》等抗日战争时期史料,这是近两个月来他第六次向市档案馆捐赠相关史料。

​​​​​​​       据统计,李春荣累计捐赠史料达214件(份),其中不乏极具历史价值的华侨捐款凭证,包括《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证明书》《华侨拒日救国后援总会捐款收条》《旅美台山宁阳总会馆、余风采总堂抗敌救乡救国捐款收条》《墨西哥尾利打抗日救国后援会捐款收条》等。
 

李春荣捐赠的部分史料。

​​​​​​​       市档案馆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捐赠的史料是五邑侨胞倾力支援祖国抗战的实物见证,生动诠释了海外侨胞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厚情感,彰显了他们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

​​​​​​​​​​​​​​       近年来,市档案馆充分发挥侨资源优势,加大档案征集力度,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并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将继续完善红色档案数据库建设,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擦亮江门“中国侨都”品牌作出档案领域的贡献。(文/图 蔡昭璐 李文迪 郑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今日要闻

广播剧《赤子雄鹰》今日上线!解密艺术大师李苦禅抗战时期的“双面人生” 广播剧《赤子雄鹰》今日上线!解密艺术大师李苦禅抗战时期的“双面人生”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