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家国情怀与江门发展


来源: 欧洲侨报   时间:2025-09-09 18:57:20





江门各界收看阅兵盛况
牢记历史 珍惜当下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当天上午,侨乡江门各界以不同的方式观看阅兵仪式直播,在机关、企业、学校、家中、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红色驿站等地,当看到各个方队陆续接受检阅、各种先进武器装备渐次亮相,现场总是响起热烈掌声,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和骄傲。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立足岗位努力工作,奋勇开创美好未来。
 

在鹤山市鹤城镇的家中,抗战老战士黄光华一边观看阅兵仪式直播,一边用右手敬礼。 张泽彬 摄

       在江门市委市政府小会堂,市委书记陈岸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晖,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磊,市委副书记郑泽晖,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凌传茂等市四套班子领导收看了直播盛况。

       部分江门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观看了阅兵仪式直播,保家卫国的初心不改,“老骥伏枥”的豪情不减。
 

新会籍军人彭涛参加了阅兵仪式,其父彭坚健等人收听收看了阅兵仪式的直播。

       黄光华是鹤山市鹤城镇人。1942年,正值少年的他参加了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并成为马来亚共产党的一员。昨日,97岁高龄的黄光华在鹤城镇坎下村家中观看直播,注视着屏幕中走过的一个个整齐的阅兵方队。看到激动处,他缓慢而坚定地举起右手,行了一个军礼,还哼唱了《歌唱祖国》的悠扬旋律。“看到祖国的强大,我很高兴。”黄光华说。

       101岁的台山籍抗战老同志陆平在深圳家中观看了直播。“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了”,老人激动地说,“保家卫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今日之责任,尤为重大。”(文/唐达 张浩洋 罗霈 朱磊磊 张泽彬 何榕 黎禹君)
 
江门籍港澳同胞及海外华侨华人代表座谈会在京举行
共话家国情怀与江门发展

       9月3日下午,江门籍港澳同胞及海外华侨华人代表座谈会在北京举行。60多位江门籍港澳同胞及华侨华人代表齐聚一堂,畅谈家国情怀,分享在京现场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的深切感受与体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侨联主席陆林,江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红武出席座谈会。

       梁红武指出,江门始终坚持以“侨”为桥、以“心”为纽带,深入实施“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持续推进文化引侨、经济聚侨、法治护侨、平台联侨,广泛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在联系服务全球6000多万华侨华人中积极展现“侨都担当”。

       梁红武向广大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提出三点期盼:继续当好“中国故事”的讲述者,讲好江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继续当好“穿针引线”的联络者,推动更多优质项目、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落地江门,实现个人事业与家乡发展的同频共振。继续当好“常回家看看”的归家人,亲身感受家乡的变化,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添砖加瓦。

       座谈会上,6位港澳同胞和海外侨领代表作了交流发言。会前,梁红武还专程拜访了北京广东五邑侨乡海外联谊会,就进一步加强与海外侨团的联系与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声 音
       陆林:希望广大侨胞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江门经验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侨联主席陆林表示,江门作为中国著名侨乡,530多万海内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分布在145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广大江门籍侨胞始终心系祖国,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次江门市在北京举办港澳同胞及海外华侨华人代表座谈会,意义深远。

       陆林指出,江门籍侨胞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家乡建设,在推动广东及国家经济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助力“江门制造”走向世界。当前,北京广东五邑侨乡海外联谊会接待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代表座谈,是一次难得的契机。希望广大侨胞多回国、回乡走走看看,亲身感受祖国和家乡的发展变化,积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江门经验,进一步促进中外民心相通与文明互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强大合力。

       李红光:祖国越强大 海外侨胞的腰杆越直

       作为江门鹤山籍侨胞,智利智京中华会馆永远荣誉主席李红光受邀参加此次阅兵,他目睹了解放军的威武雄姿、先进装备与整齐步伐,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他表示:“祖国不仅没有忘记海外游子,更以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她强大的力量与坚定的信心。祖国越强大,我们海外侨胞的腰杆越直!”

       阅兵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一种国家精神与文化象征的集中体现。对于长期生活在海外的侨胞而言,参加这样的活动,是一种文化“寻根”的过程。李红光感慨地说:“无论身在何方,心中那抹中国红,始终是我最深的归属。”

       岑委豪:看到新式武器装备振奋不已

       26岁的江门恩平籍侨胞岑委豪,现任委内瑞拉华侨华人联合总会青年总会副理事长,作为青年代表受邀在北京现场观礼,心情无比激动。这次亲身经历让他深切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与国防力量的日益壮大。尤其是新式武器装备的亮相,令他振奋不已,甚至热泪盈眶。他感慨道:“祖国始终是我们海外侨胞最坚强的后盾,她不仅守护着我们,也在守护世界的和平。”

       岑委豪从小在委内瑞拉长大,深知外国人对中国了解有限。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开始主动了解中国文化与发展动态。他每年都会回到家乡恩平,亲眼见证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愈发强烈。

       他希望将阅兵盛况介绍给委内瑞拉民众,鼓励他们来中国旅游,亲身感受中国的壮丽山河与文化魅力。祖国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海外游子感到骄傲。岑委豪坚信,祖国好,海外侨胞才会更好。(文/易航)
 
《微光志》新书首发
以文学之笔解码“大国重器”的生动实践
 

中国作协会员、江门市文联原主席、《微光志》作者尹继红(右)采访王贻芳院士。受访者供图

       8月31日下午,长篇报告文学《微光志——解码国之重器江门地下中微子实验》新书首发式在江门购书中心举行,“科学照耀心灵——百校同读《微光志》科普公益活动”同步启动。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陈冀,南方传媒副总编辑,花城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张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副经理衡月昆等出席活动。

       《微光志》一书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江门市委宣传部、开平市委宣传部、开平市文联等单位联合策划,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

       陈冀指出,省委宣传部对《微光志》的出版工作高度重视、全程关心、大力推荐。该书在江门首发,是以文载道,传承“院士之乡”薪火的江门担当;是秉持文艺初心,记录时代故事的江门作为;是多方合作共赢,提升文化传播效能的江门展现。新书的发布不仅是一次科学征程的文学见证,更是江门探索“科技+文艺”深度融合的新起点。未来,江门将继续以文化为纽带,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江门故事,为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文/黎禹君)
 
抗战期间华侨捐款总额逾13亿元国币,其中五邑籍侨胞捐款达6.8亿元国币
撑起侨捐“半壁江山”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9月2日,记者在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看到,不少观众静静参观、聆听讲解,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感受家国情怀与民族记忆。

       一尊身挎布袋、目光坚毅的南洋小贩蜡像,无声诉说着新会籍华侨郑潮炯的事迹——他徒步万里义卖瓜子,5年筹得18万元全部捐出支援抗战,甚至将出生仅40天的幼子托付他人,换得80元用于救国。“当时一顿饭仅需0.2元,这笔钱足以改变许多人的命运。”江门市博物馆副馆长张一知说。

       郑潮炯的背后,是一个群体的身影,一部民族的史诗。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华侨捐款总计超过13亿元国币,其中五邑籍侨胞捐款约6.8亿元国币,撑起侨捐“半壁江山”。民族危亡之际,他们以炽热的家国情怀,毅然承担起救亡图存重任。

       海外侨胞的慷慨援助,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士气。张一知介绍:“侨胞捐款形式多样,既有一日捐、常月捐、特别捐、献金等常规形式,也有一碗饭捐、卖花捐、劳军捐、航空献机捐等特色形式,其中常月捐和特别捐是主要形式。”

       郑潮炯“送子救国”的事迹,由其子郑社心捐赠的文物得以呈现。侨博馆展出一张由当时的驻新加坡中华总领事颁发的中西文证书,简要记载其义举。“捐出这些文物,是希望年轻一代理解‘有国才有家’的真正含义,”郑社心回忆父亲的话,“没有国,哪有家?救国要紧。”

       战火纷飞,家书弥珍。侨博馆陈列着一封1939年鹤山籍美国华侨方文仕写给岳父的家书,信中痛陈祖国遭日军轰炸的惨状,随后写道:“现下各埠华侨无不热心,竭力捐款以救祖国危亡。前月统计,本埠第一期捐款已达一百五十万元;今日又启第二期募捐,议定每人至少捐百元。”寥寥数语,折射出海外侨胞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坚定信念。

       如今,这份家国情怀仍在延续。江门五邑籍侨胞不仅持续捐资支持家乡建设,还通过侨房托管、文化传承等多种方式回报桑梓,在江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黎禹君)
 
台山籍侨胞陈仲民头像被印上巴新新钞

       8月28日,大洋洲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央行发行了巴新独立50周年纪念钞,同时还发布了新版100基那钞票设计图。值得关注的是,新版100基那钞票印有祖籍江门台山的该国前总理陈仲民头像,以此缅怀陈仲民对巴新独立和金融事业作出的双重贡献。据悉,新钞将于明年1月发行。

       据了解,陈仲民是巴新著名华裔政治家,他于1960年步入政坛,是推动巴新独立的开国元勋之一,担任财政部长期间还一手促成了巴新货币基那的问世。他于1980—1982年、1994—1997年两度出任巴新总理,是该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华裔总理,也是旅外台山籍侨胞第一位总理,是该国的“政治明星”,2007年起出任新爱尔兰省省督,今年1月30日逝世。

       陈仲民的父亲陈柏早年从台山到巴新谋生,后与当地女子结婚,1939年8月29日,陈仲民出生。2003年4月3日,陈仲民携眷属特意回到了家乡——台山探亲访问,这也是陈仲民多年来的一个愿望。陈仲民参观祖居后,按中国的风俗礼节拜祭了祖先。随后,陈仲民携眷属欣赏了故乡的山山水水。临别家乡之前,陈仲民在江潮村牌楼前与父老乡亲合影留念,并表示要铭记先父遗训,永远记住自己是台山人。(文/朱磊磊)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今日要闻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中葡两国树立了不同社会制度 不同国情国家相互尊重 互利共赢的典范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中葡两国树立了不同社会制度 不同国情国家相互尊重 互利共赢的典范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