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頻發催生「急救熱」 深圳萬人搶學「救命課」


来源: 香港文匯報   时间:2025-08-11 20:50:58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若發現有人溺水,且呼吸心搏驟停,需立即進行心肺復甦,這時擁有基本的急救技能非常重要。」近期,內地多地暴雨天氣頻發,洪澇災害成為威脅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一大隱患。掌握正確的急救技能,能在關鍵時刻為生命保駕護航。香港文匯報記者從深圳市急救中心獲悉,「2025年免費公眾急救課程(培訓)」共推出10,980個免費公益培訓名額,一經放出就被一搶而空,8月起新增的10個臨時教學點場場爆滿,更有不少香港居民專程北上參訓,一場「人人學急救」的城市安全行動正火熱上演。

       「按壓深度控制在5至6厘米之間,頻率維持在每分鐘100到120次,並注意觀察患者的胸部起伏情況……」8日上午9點,位於羅湖清水河的中海慧智大廈培訓教室裏,60名學員分成5組,正圍在心肺復甦模擬人周圍,認真進行實際操作練習。由深圳市急救中心認證的專業培訓導師,佩戴擴音設備,在學員間來回走動指導,不時俯身糾正動作:「這位先生,請注意手臂要繃直,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壓,而不是單純使用手臂力量衝擊。」
 
深圳「2025年免費公眾急救課程(培訓)」現場。香港文匯報記者郭若溪 攝

       高仿真環境實踐操作

       「急救培訓的內容涵蓋溺水急救、觸電急救等多個方面。通過學習,我們不僅掌握了實用的技能,還增強了應對突發災害的信心。」32歲的白領陳雨菲學得格外認真,她的女兒去年在幼兒園被鞦韆撞傷額頭,「當時我只會用紙巾按住,要是早學會這些,就能處理得更規範。」課堂上,像她這樣的家長佔比超六成,不少人帶着筆記本認真記錄。

​​​​​​​       香港文匯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急救課堂形式靈活多樣,採用情景模擬、案例分析、實操演練等多種教學形式。實操環節會設置模擬溺水、火災、交通事故等場景,讓學員在高仿真的環境中運用所學急救知識進行實踐操作,提高應對實際突發情況的能力。

​​​​​​​       一天速成 分年齡段定製課程

​​​​​​​       「學員們的學習熱情很高。」據深圳市急救中心主任朱虹介紹,今年公益急救培訓採用的是為零基礎的市民量身打造、自主研發的初級救護員課程。

​​​​​​​       該課程採用「4小時理論+3小時實操」的緊湊模式,涵蓋現場急救四步法、心肺復甦(CPR)、AED(自動體外除顫器)使用、創傷止血包紮、海姆立克急救、異物卡喉急救等核心技能,還根據暑期特點,增加了溺水、中暑急救和兒童意外傷害處理等針對性內容。針對青少年群體,設計了適合他們認知水平的急救課程,如通過互動、遊戲等方式講解急救知識,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急救技能。

​​​​​​​       朱虹表示,今年的培訓打破「預約難、距離遠」的壁壘,通過「深圳急救」微信公眾號報名,10,980個名額一經推出便被迅速搶訂。除羅湖、福田外,還在寶安、光明、坪山、大鵬增設了10個臨時教學點,最遠到深汕合作區,讓居民更便利地選擇家門口的培訓點。參加培訓並通過考核合格的學員,將獲頒發《初級救護員證書》,該證書在全國範圍內有效期為3年。

​​​​​​​       改變安全生態 減少事故傷亡

​​​​​​​​​​​​​​       目前,深圳市急救知識和技能普及培訓率超過5%,全國領先。朱虹表示,急救知識與技能的普及正在悄然改變着城市安全生態,帶來多方面的積極影響。越來越多的市民掌握急救技能後,在面對突發事故時能夠迅速、正確地採取急救措施,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數據顯示,近年來深圳因急救及時而成功挽救生命的案例逐年增加,市民使用AED成功挽救159名患者生命,急救技能的普及有效降低了意外事故的傷亡率。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今日要闻

台湾影迷争相观看《东极岛》:共同铭记传承我们中国人的气节和骨气 台湾影迷争相观看《东极岛》:共同铭记传承我们中国人的气节和骨气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